Search

最近大學生自殺案件頻傳,關鍵評論網爬了一系列相關的文章,突然發現一件事,就像是 #誰是被害者 Man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最近大學生自殺案件頻傳,關鍵評論網爬了一系列相關的文章,突然發現一件事,就像是 #誰是被害者 Man所說的:「有時候活著比死亡更辛苦」。
.
當你在巨大的黑暗裡面無法前進,連呼吸都覺得困難的時候,你發現一個辛苦的人,用一種方式來結束他的人生,然後受到大家關注的時候,或許你心中也會有一個小騷動:「如果我嘗試看看會怎麼樣?」
.
這就是江湖上面盛傳的「 維特效應」(Werther effect),講的就是自殺模仿,起源來自於《少年維特的煩惱》。強者我朋友跟我講的這個我從來不知道專有名詞,我查了一下,維基百科有很詳盡的說明:
.
「Thomas E. Joiner, Jr在其報告「The Clustering and Contagion of Suicide」中認為,容易自殺的人通常在任何自殺發生之前就聚集在一起,一旦這個群體發生了負性事件,那麼群體的自殺傾向會增加⋯⋯」
.
那該怎麼辦呢?身邊的人常常會覺得解鈴還需繫鈴人,小丁做事小叮噹,是人自己不走出來,其他人如何幫得上忙?不是這樣的!上,緩解維特效應一個重要的因素在於「社會支持」(social support)不論是被霸凌或者是群起自殺的事件,只要當事人身邊有一個可以支持和關懷他的人,自殺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。
.
會想知道,倘若你朋友有想不開的傾向,你可以做些什麼呢?好像做什麼也不對、不做什麼也不對⋯⋯有時候身邊的人的焦慮和自殺者本身根本不分軒輊。
.
關鍵評論網提供的這一系列文章我覺得很受用,尤其是和給「你身邊有類似,但你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忙」的人。
.
像詩人所說的,
沒有誰的日子是晴朗的,
你沒有更好的命運,
但就算是每個日子都過得艱辛,只要不是獨自一人,都還有很多可能。或許我們裡面的那展燈有時候會熄滅,但我相信,你的身邊一定不乏可以為你點燈的人。
#可參考這篇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28899


Tags:

About author
1.我不是心理師喔(還沒畢業咧!),合作相關事宜、paper研究討論請來信[email protected] 2.最近信件量暴增,由於每一封信都很重要,也擔心草率回覆不但沒幫上忙還害到你,基於諮商倫理,即日起不再接受函件諮詢。若需要人聽聽你的故事、給你一些建議,提供你幾個方案 --學生:學校免費的諮商/學生輔導中心/輔導室 --庶民大眾:請搜尋諮商診所 http://bfy.tw/EhiR --如果你還是想跟我聊聊(謝主龍恩),我今年開始在督導下接案,歡迎來這裡安排,亦提供線上會談服務:http://www.iiispace.com/haitaibear11/ 3.如果有文章錯字或批評指教可以直接在文章中留言^^,謝謝大家 4.基本上我不會刪除留言,但為保持與專頁的易讀與簡約性,與專頁無關的資訊(如廣告)會隱藏喔,請見諒阿~ 5.為保護當事人權益,本頁所提到的案例朋友均化名,經多種模糊處理修改,並經當事人同意,無辨認之虞。
任何合作或疑問可以寫信給我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